來源:網(wǎng)絡(luò)資源 2024-05-22 22:51:17
夕陽緩緩地墜落,只留下幾縷柔弱的余輝依舊映著大地,出去覓食的小鳥也都成群結(jié)隊地朝自己的巢穴飛去。田間地頭,一個孤傲的身影被拉得越來越長,他就是靖節(jié)先生——陶淵明。
此時的陶淵明已經(jīng)告別了官場,回家過起了躬耕隴畝的生活,F(xiàn)在的他終日與農(nóng)夫為伴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沒有了朝廷的俸祿,他也可以憑自己的勞作獲得一日三餐。他舍棄了美酒佳肴,舍棄了舒適的住宅,舍棄了被人服侍的愜意,只能以粗茶淡飯來度日,但是當他面對著簡陋的草屋、破舊的墻院時,卻絲毫沒有惋惜與悔恨之情,依舊吟出了“倚南窗以寄傲,審容膝之易安”的詩句。
每每回想起自己在官場時的生活,他都倍感悔恨,認為那是在“以心為形役”。他看到了官場的黑暗,看到了官場上相互排擠、相互陷害的丑陋行為。當官場的污水向他襲來時,他毅然選擇了離開,于是留下了“不為五斗米折腰”的千古美談。船在水面上輕輕地飄蕩前行,風輕輕地吹動著他的衣衫,這風不僅吹去了他滿身的塵土,也吹去了官場帶給他的污濁,歸途中的他,感受到的是一種超然的灑脫、自由與安逸。
他依舊在夕陽中矗立,望著眼前縱橫的阡陌,聞著縷縷炊煙的清香,沐浴著陣陣和煦的微風,他感慨萬千。他為自己平淡的生活感到幸福,為自己減掉了官場的困擾而感到慶幸。
是的,他是幸福的,他是明智的。他淡泊從容的人生態(tài)度,注定他是難以被官場接受的,于是他減去那大山一樣的負擔、牢籠一樣的桎梏。雖然他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出入于官府庭院,卻能夠“懷良辰以孤往,或植杖而耘耔。登東皋以舒嘯,臨清流而賦詩”。他所減去的在別人看來也許是地位、財富,但在他眼里那卻是一種人生的羈絆。雖然舍棄了很多,但他最終收獲了人生中最寶貴的東西——舒心。他不愧為中國士大夫精神世界里的一座堡壘。
生活因“減法”更精彩,“富貴非吾愿,帝鄉(xiāng)不可期”,陶淵明雖然因辭官回鄉(xiāng)致使物質(zhì)生活匱乏,但他精神世界里的光和熱,卻為無數(shù)人照亮了人生之路。
編輯推薦: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(shè)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