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網(wǎng)絡資源 作者:中考網(wǎng)編輯 2025-04-24 09:15:13
《駱駝祥子》
一、作者簡介
老舍(1899年2月3日—1966年8月24日),原名舒慶春,字舍予,北京滿族正紅旗人。因為老舍生于陰歷立春,父母為他取名“慶春”,大概含有慶賀春來、前景美好之意。上學后,自己更名為舒舍予,含有“舍棄自我”,亦即“忘我”的意思。中國現(xiàn)代小說家、作家,語言大師,新中國第一位獲得“人民藝術家”稱號的作家。代表作有小說《駱駝祥子》《四世同堂》,話劇《茶館》《龍須溝》等。
二、創(chuàng)作背景
《駱駝祥子》寫于抗戰(zhàn)前期,以20年代的舊北京為背景(北洋軍閥統(tǒng)治的時代),通過對人力車夫祥子一生三起三落最終沉淪的悲慘遭遇,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下層人民的悲苦命運。祥子的遭遇證明了,生活在那個時代的勞動人民,想通過自己的勤勞和奮斗改變自己的處境,是根本不可能的。
三、書名含義
小說開頭祥子被兵抓去,士兵們牽來幾匹駱駝,使祥子動了逃跑的念頭,駱駝的出現(xiàn)救了祥子的命,此后駱駝成為祥子的精神安慰和寄托,賣駱駝買車,使祥子的最高理想和追求得以實現(xiàn),使祥子得到“駱駝祥子”的外號?梢婑橊勁c祥子有著千絲萬縷的緊密聯(lián)系貫穿全篇。
“駱駝祥子”的外號其實反映出祥子的性格特征:吃苦耐勞、沉默寡言、有股“干倔的勁兒”。從而使祥子成為一個有理想、有抱負、有干勁、有忍耐,而且懷著失敗后再從頭來過的強大精神力量。
四、主題思想
小說以北平(今北京)一個人力車夫祥子的行蹤為線索,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為背景,以人力車夫祥子的坎坷、悲慘的生活遭遇為主要情節(jié),深刻揭露了舊中國的黑暗,控訴了統(tǒng)治階級對勞動者的剝削、壓迫,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,向人們展示軍閥混戰(zhàn)、黑暗統(tǒng)治下的北京底層貧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淵中的圖景。
五、“三起三落”概括
一起:祥子來到北平當人力車夫,苦干三年,湊足了一百元,給自己買了輛新車。
一落:祥子連人帶車被憲兵抓去當壯丁。理想第一次破滅。
二起:祥子逃了出來順手牽了三匹駱駝來賣,之后拼命拉車,省吃儉用攢錢準備買新車。
二落:在曹先生家干包月的時候,祥子辛辛苦苦攢的錢被孫偵探搜去,第二次希望破滅。
三起:虎妞以低價給祥子買了鄰居二強子的車,讓祥子又有車拉。
三落:為了置辦虎妞的喪事,祥子又賣掉了車。
編輯推薦: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