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網(wǎng)絡(luò)資源 作者:中考網(wǎng)編輯 2025-04-24 09:24:22
41.《夢溪筆談》是一部筆記作品,其中記載了豐富的科學知識,反映了我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的科技成就。
42.中國古代四大發(fā)明:指南針、造紙術(shù)、火藥、印刷術(shù)。
43.沈括,字存中,號夢溪丈人,北宋科學家、政治家,代表作有《夢溪筆談》。
44.馮瀛王,字可道,瀛洲景城人,歷仕后唐至后周,死后被追封為瀛王,是我國古代大規(guī)模官刻儒家經(jīng)籍的首倡者。
45.“慶歷中”采用的是年號紀年法,“慶歷”是宋仁宗趙禎的年號。
46.古代平民不能穿錦繡,故稱“布衣”。
47.畢昇,北宋工匠、發(fā)明家,首創(chuàng)活字印刷術(shù)。
48.古代韻書中把同韻的字歸在一起成為一部,稱為韻部。
49.杜牧,字牧之,號樊川居士,唐代文學家。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,內(nèi)容以詠史抒懷為主。與李商隱并稱“小李杜”。
50.《后庭花》,曲名,《玉樹后庭花》的簡稱。南朝陳亡國之君陳叔寶所作,后世多稱之為亡國之音。
51.楊萬里,字廷秀,自名書室為“誠齋”,世稱“誠齋先生” 。他與陸游、尤袤、范成大并稱南宋“中興四大詩人”。
編輯推薦: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(shè)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