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中考網整合 2009-08-27 00:09:31
葛正明因為自己的孩子多次獲全省數(shù)理化競賽一等獎;中考又以700多高分被南京最好的中學錄取,認識葛正明的人都紛紛把孩子送到這位成功父親的家里,請他指導。令人驚奇的是經他“調整”后的20多位學生學習成績普遍提高了50-100分。
昨晚,在南京大行宮會堂頂樓一間并不起眼的小屋里擠著不少考生家長,向家教專家葛正明老師取經。
葛正明曾經在中學當老師,現(xiàn)在轉向研究家教。他的“調整教育”理念是把營養(yǎng)、保健、運動、心理、學習習慣等相結合,最大限度挖掘孩子的潛能。這位來自寶應的家教專家提出的“吃好、玩好、睡好”調整教育新思路,引起家長、教育界人士的關注。
調整吃:多吃堿性食品
“我有兩位熟人的孩子以相同的分數(shù)考入高中,三年后高考成績相差100多分,分析其原因之一是兩個孩子飲食差別很大。高三下半年,條件比較好的家庭專門為孩子請了保姆做飯,每天一桌非常豐富的高脂、高蛋白、高熱量飲食,導致孩子身體平衡被打破,血液呈酸性,影響了記憶力。而另外一個孩子家長采納我的建議,一日三餐合理搭配,以堿性食品為主,并且每頓飯量不吃過飽,結果兩個孩子成績差距明顯。”葛老師舉例說,有一位老板的兒子成績不太好,全班最后一名,總是被老師留下來。老板自己管不了,就把孩子送來了。吃晚飯時別人還沒動筷子,這孩子面前已堆了一堆雞骨頭。吃完飯一會就打瞌睡。葛老師看出了孩子飲食偏葷的問題,便限制他吃大魚大肉和油性食品,多吃豆制品、海產品、乳制品,多吃蔬菜、水果等,吃完飯還要活動一會兒。每天在規(guī)定時間內完成作業(yè)。經過四個月調整,孩子從全班第56位上升到24名,學校發(fā)了特別進步獎,全家人都來感謝。葛老師說,其實,他的重點就是放在孩子的血液酸堿調整上。每年中考、高考家長都要給孩子大吃大喝,其實卻起了相反的作用。難以消化的吃多了,加重胃腸負擔,造成孩子大腦供血不足,頭腦整天昏沉沉。研究證實,人體血液呈堿性,記憶力在最佳狀態(tài)。如果呈酸性,注意力不容易集中,還會引起健康問題。
調整睡:先讓孩子睡足
“一位孩子寒假被家長送來,兩只眼睛都有血絲,顯然是熬夜的。在縣城,學生都是早上7點上課,晚自習到10點才能回家,做完作業(yè)都過午夜12點了。中學生平均睡眠只有6小時。我對那家長說,先讓孩子睡覺,等睡醒了再輔導。結果這孩子一下睡了13個小時才醒。”葛老師說,經常有家長問他,孩子非常用功,早起貪晚,很辛苦,但為何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。其實,犧牲睡眠就是犧牲學習效率。研究表明,中學生每天以8小時為標準,每天少睡半小時學習效率下降20%。葛老師的不少家教學生都是將作息時間調整后,提高了學習效率。
調整動:放學后打球、跑步
葛老師輔導的孩子每天都要體育運動,或跑步,或打球。有家長一看就不樂意了,孩子成績不好不多寫卷子卻帶他們玩,不是開玩笑嗎!有的家長就把孩子領回家了。一些堅持鍛煉的孩子后來發(fā)現(xiàn),學習思路越來越清晰,效率也提高不少。
葛老師說,家長看到考生坐在書桌前就高興,但是久坐不一定對學習就有幫助。長時間靜坐大量血液都向腹腔、內臟、下肢聚集,造成大腦供氧不足,人容易產生疲勞感,反應遲鈍記憶力下降。積極的休息方法就是用體育活動代替腦力勞動。通過鍛煉可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使大腦得到更豐富的血氧供應。體育鍛煉還使人精神振奮,促進大腦釋放一種化學物質,有提高智力和幫助記憶的作用。葛老師說,自己兒子學習成績優(yōu)秀不是死讀書出來的,他每個周末回家都要泡在籃球場大半天,F(xiàn)在他和上高中的兒子通電話時首先問籃球打得怎么樣,然后再說每天晚上早點睡之類。“多年來,我為孩子投入的體育費用很多,體育對學習成績起了很關鍵的作用。”葛正明說,現(xiàn)在考生家長對成績十分關心,但是卻忽略孩子的整個身心健康,其效果可能并不盡如人意。他很想把自己的體會心得告訴家長們,盡早走出家教的誤區(qū)。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,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